热点述评

  • 卒中后抑郁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机制

    潘跃;裴媛;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明显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不仅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精神上的痛苦,也影响脑卒中的康复及预后。PSD的发病率很高,但在临床上有很容易被忽视。该文对目前有研究的PSD相关危险因素脑供血动脉病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变化;血尿酸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等,及其机制进行阐述,旨在为PSD的早期诊治提供帮助,有利于卒中的康复及预后。

    2019年10期 v.31 1797-18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针灸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研究进展

    刘彬;王啸;刘道矩;

    查阅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相关资料,对近10年来以针灸为主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文献进行分析和评论。结果表明,针灸治疗该病以体针为主,头针为辅;特色针法中,"醒脑开窍"和"通督调神"两类复合针刺手法报道较多,二者分别主取阴经、阳经穴位,在辨证取穴方面较具代表性;局部经穴运用较多,尤以百会、三阴交使用频率较高,分别体现近治调神、远治活血的治疗大法,对奇穴、五输穴、背俞穴等特定穴研究较少,耳穴治疗未见报导;治法以毫针针刺为主,艾灸、三棱针、电针、舌针有零星报道;单元诊疗方面以针药结合为主,除常规用药外,主要应用活血化瘀、滋补肝肾系列中药制剂,并采纳多种理化检查以客观评价疗效,但近年来针对该病的多项横断面调查所论述的脾虚湿盛、痰浊内蕴等证型,以及中医证候与理化指标之间内在联系等成果,尚未体现在临床研究中;关于针灸对该病疗效机理的报道较少,有基础、临床研究脱节现象。通过文献综述,可知针灸治疗该病疗效肯定,但针灸界整体上仍未对其与脑梗塞同等重视,建议今后及时关注前沿领域研究进展,归纳总结针灸对该病有别于西医和中医内治法的辨治体系和优势证型,并紧密结合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干预措施,以期在降低脑梗塞发病率方面发挥专长。

    2019年10期 v.31 1801-18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中医药治疗癫痫研究概况

    韩慧;王颖;李洪斌;王瑞先;卢亚丽;

    癫痫中医学称为"痫证",是一种以神志不清、肢体抽搐为主要表现的反复发作的病证,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病情缠绵,难以痊愈。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西药虽然可控制大部分患者的临床发作,但毒副作用大,价格昂贵,使患者在忍受疾病痛苦的同时承担了很大的经济负担。中医药副作用少,作用持久稳定,近年来在治疗癫痫方面发展迅速。作者通过阅读近几年国内发表的文献,总结中医药治疗癫痫的方法及实验研究情况,为进一步研究中医药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提供有力依据,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019年10期 v.31 1807-1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8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 普济消毒饮防治温热类疾病近二十年研究概述

    张雯迪;李莹莹;岳冬辉;张林枝;魏丹丹;李宏程;裴佳丽;

    温热类疾病是临床多发的一类疾病,属中医"温病"范畴。研究表明,普济消毒饮在防治温热类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自身优势和发展前景。作者从普济消毒饮的立方本旨研究、主治腮腺炎、治疗扁桃体炎、主治带状疱疹、治疗头面疾病及其他疾病等六方面,总结了近20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多种角度对普济消毒饮治疗温热类疾病的研究进展情况。认为,普济消毒饮在治疗温热类疾病方面具有确切疗效和独特优势,现代实验研究为此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国内外学者从实验到临床,研究普济消毒饮对病毒表达的影响及对疾病的治疗。针对温热类疾病,西医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普济消毒饮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理念,在临床上具有显效快、疗效佳的优势。

    2019年10期 v.31 1812-1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 百合地黄汤治疗神志病研究概况

    刘伟群;吴松鹰;

    百合地黄汤是张仲景医治百合病的专方,始载于《金匮要略》,主要病机概括为心肺阴虚血燥,百脉失和,适用于郁证、脏躁、不寐等多种病证。当代医家依据百合地黄汤方证之病机,将其广泛应用于治疗现代神志病(如各种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癔病、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百合地黄汤治疗神志病有传统用药历史根据:百合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作用,地黄可滋养肾阴、清热生津,二者均味甘性微寒,入心经,相合而用更增滋阴清热之效,故尤适用于阴虚内热、扰动心神之病证。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了百合地黄汤具有良好抗抑郁、抗焦虑、调节亚健康状态、改善睡眠症状等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该文对近年来百合地黄汤治疗神志病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从临床应用和作用机制两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在临床诊疗中能够更加合理和有效的运用百合地黄汤。

    2019年10期 v.31 1816-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8K]
    [下载次数:9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名家薪传

  • 桑叶炮制历史沿革及国医大师徐经世炒桑叶应用医案举隅

    孔雪;张莉;李永攀;李立华;

    目的:桑叶除了目前沿用的生桑叶、蜜桑叶和炒桑叶外,历史上还出现过多种炮制方法,该文主要对桑叶的古今炮制历史沿革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对大量本草、方书文献资料研究,阐述桑叶历代曾经出现的加工炮制方法以及国医大师徐经世对炒桑叶的临床应用。结果:历史桑叶炮制方法多样且不同炮制品功效各异,临床使用时对中药不同炮制品的恰当选用,会对临床疗效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医大师徐经世先生通过辩证施治,巧妙使用炒桑叶,在临床获得较好疗效。结论:历代桑叶炮制品种众多,各种炮制品功效均有所不同,对这些宝贵的经验我们应该加以整理与继承,充分利用现代科研手段以及临床实践进行验证,吸取精华并发扬光大。中医师临床选用不同炮制品对提高临床疗效意义重大,为进一步系统研究桑叶功效提供参考。

    2019年10期 v.31 1820-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下载次数: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谢道俊运用补肾化痰祛瘀法治疗轻度认知障碍

    黄晓峰;谢道俊;张娟;

    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痴呆的患病率也越来越高。目前对于痴呆的治疗的手段较少,治疗效果较差。轻度认知障碍作为痴呆的前阶段,在该阶段及时干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谢道俊认为,轻度认知障碍以肾精亏虚为本,以痰瘀互结为标。该病的病机当为肾精亏虚,气血生化乏源,脑失所养,痰瘀互结,蒙蔽清窍。所以对于认知障碍的治疗应当辨证施治,补肾益精以养先天之本,化痰祛瘀以治后天之标,并提倡中西医并重的综合治疗。

    2019年10期 v.31 1823-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 曹勇治疗肺癌脑转移

    曾德宝;凌婉雯;宋鑫;方玖云;黄佩茹;曹勇;

    脑转移是肺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预后较差,严重危害肺癌患者的生命。曹勇从事中医临床三十余载,对中医药防治肿瘤有较深的造诣,针对肺癌脑转移有着独特的诊疗思路。曹勇根据中医"金水相生"理论和长期临床观察总结,认为肺癌脑转移的发生属本虚标实之征,其病因病机认识为肺肾亏虚是基本前提,痰湿蕴肺是病理基础,痰凝血瘀是重要环节,痰瘀毒结是病机实质,总不离"虚、痰、瘀、毒"。故以补肾益肺、化痰散结、解毒化瘀为法运用于临床,并根据标本缓急,病理因素的轻重,灵活变通处方,随症加减,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笔者旨在抛砖引玉,为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及新的诊疗思路。

    2019年10期 v.31 1826-1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刘茂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经验方

    王小璐;刘明;叶险峰;

    刘茂林是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50余年,对血管性痴呆有着深刻的认识。刘教授认为血管性痴呆是一种本虚标实的病症,即肾精亏虚是血管性痴呆的基本病机,痰阻脑络是该病的病理基础,并主张采用补肾生髓化痰的治疗原则,刘教授根据50余年的中医内科临床经验,归纳总结出生髓化痰煎这一基本经验方,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借鉴与思路。

    2019年10期 v.31 1829-1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 张虹亚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

    卓悦;王建锋;张虹亚;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治疗后常存在较明显的神经痛。张虹亚主任系江淮名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学术带头人。其专病特治,善用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张虹亚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程长,治疗时以健脾益气为本,活血通络为标,根据不同部位,不同兼症,阴阳的虚损所偏,随证加减。本病为难治性皮肤病,虚实夹杂,疗程日久,应标本同治,力图缓攻病邪。

    2019年10期 v.31 1832-1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 王祥生运用大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任鲁颖;张传霞;王祥生;

    王祥生是山东省名中医、济宁市中医院肾病科学科带头人,擅长运用"疏泄三焦、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大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是王祥生运用"疏泄三焦、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代表方剂,体现从"肝"治肾,从"三焦"治肾,从"湿浊血瘀"治肾的中医理论思想。该文通过临案运用举例,探讨分析大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机理及临证原则。

    2019年10期 v.31 1834-1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刘春莹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思路探析

    张惠敏;刘春莹;

    刘春莹主任医师是陕西省名中医,陕西中医药大学十大名医,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具有丰富经验,刘老师认为RNS是种本虚标实之证,即肺脾肾亏虚为基本病机,痰浊瘀血为病理基础,临床强调肺脾肾三脏同治,尤其注重补益肺气,防止外感,常用玉屏风散加减方,同时全程兼顾活血化瘀,通过辩证施治,从而减少NS复发率;同时注重个体差异性,通过调整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运用时间以及剂量个体化从而达到减少RNS复发次数的目的,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一方面减少RNS复发次数,另一方面降低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从而为临床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2019年10期 v.31 1837-1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郭维益气升阳法治疗过敏性鼻炎

    刘玲;郭维;王华;朱国瑞;

    郭维系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临床上治疗过敏性鼻炎取得一定疗效。郭维教授认为,过敏性鼻炎其基本病机为中焦虚寒,阳气亏虚,清阳不升,导致肺阳不足,气不摄津,津液外泄而发,强调益脾胃之阳气兼以宣肺祛邪为治法,同时根据不同体质佐以变化。主方以益气聪明汤化裁,同时注意饮食的调护,对该病急慢性期均有较好地治疗效果,从而防止该病进一步发展,标本兼治。

    2019年10期 v.31 1841-1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临床药学

  • 网络药理学探讨牛膝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可能分子机制

    翟建胜;李桓;申安平;赵志娜;李松伟;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探讨牛膝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挖掘牛膝的活性成分,联合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对活性成分进行靶标预测,通过OMIM、TTD、GAD、GeneCards数据库检索与股骨头坏死相关的靶标,并与牛膝活性成分靶标映射明确牛膝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潜在靶标,运用Cytoscape3.6.0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潜在靶标"网络关系图。结合运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6.0软件制作蛋白互作关系图。最后运用DAVID数据库对牛膝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靶标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中共查询到牛膝成分176种,根据OB和DL参数筛选得到成分21种,删去无对应靶标的成分,最终得到活性成分17种。预测到牛膝活性成分的作用靶标456个。查询到与股骨头坏死发生相关的靶标82个。映射后得到牛膝治疗股骨头坏死潜在靶标38个。蛋白质互作关系图示:牛膝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关键靶标涉及VEGF、HIF1A、ABCB1等。DAVID富集显示:牛膝治疗股骨头坏死主要涉及Wnt/β-catenin、OPG/RANK/RANKL、HIF-1α、MAPK、TLR4/NF-KB等信号通路。结论:牛膝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其主要通路参与调节骨代谢、调控血管生成、抑制炎症反应等控制疾病的发展。

    2019年10期 v.31 1844-1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7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17 ]
  • 某院2016年至2018年住院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分析及改进措施

    徐逸鸣;夏小健;黄蓓;赵莹莹;高世毅;李立华;

    目的 :探讨某院2016年至2018年住院中药饮片处方的质量状况,为促进中药合理使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随机抽取某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病历每月30份,共1080份,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要求对住院中药处方进行点评,归纳总结发现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措施。结果 :在1080份病历中,发现不合格病历286份(26.4%),问题主要集中在:中药脚注漏写或错写、中药处方书写不规范等。结论 :某院住院中药饮片处方不合格率较高,通过处方点评可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高中药饮片处方质量,规避医疗风险,提高药物临床疗效,保证医疗安全。

    2019年10期 v.31 1850-1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 256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孟祥云;曹荣娟;叶茜;胡娟;戴丽;

    目的:了解某院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规范使用中药制剂,保障病人用药安全。方法:对某院2014—2018年上报的256例中药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56例ADR报告中,男性109例,女性147例,女性较多;上报数量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75.39%,中药ADR造成的损害以皮肤及附件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33.98%;ADR报告多为一般,占总数的67.97%,新的ADR报告77例,占比30.08%,严重报告5例。结论:医疗机构应重视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慎用中药注射剂,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对患者的伤害。

    2019年10期 v.31 1853-1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数据分析

  • 益气聪明汤治疗老年痴呆的Meta分析

    覃晓红;林裕华;李婕;王晗;

    目的:系统评价益气聪明汤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系统(WanFangData)自收录以来至2019年3月发表的益气聪明汤治疗老年痴呆的随机对照试验,并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Manager5.3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个研究,共764例患者。对10个研究进行合并分析:益气聪明汤组总有效率与常规西药组比有优势[OR=3.37,95%CI=(2.35,4.83);Z=6.62,P<0.00001];MMSE、ADL、ADAS-cog量变评分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WMD=0.48,95%CI=(0.31,0.64);Z=5.64,P<0.00001]、[WMD=-0.52,95%CI=(-0.76,-0.28);Z=4.31,P<0.0001]、[WMD=-0.41,95%CI=(-0.71,-0.11);Z=2.71,P=0.007]。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益气聪明汤能提高老年痴呆的临床疗效,改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且不良反应较小。但纳入研究数量偏少且质量偏低,尚需要更多高质量文献以验证其疗效。

    2019年10期 v.31 1857-1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调神通督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Meta分析

    李菲;王园园;袁宜勤;郁洁;

    目的:综合评价近年来调神通督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调神通督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近10年来在国内公开发表的调神通督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异质性分析及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或描述性系统评价,并对其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43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Meta分析显示:调神通督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漏斗图不对称,提示可能存在偏倚。结论:本研究提示调神通督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明确的疗效,但由于样本量过小,且纳入文献整体质量不高,使结果可能存在偏差,尚需更大样本、更高质量数据的支持。

    2019年10期 v.31 1863-1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9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 耳穴贴压疗法治疗骨折术后疼痛的Meta分析

    张亚倩;孙霞;钟艳;曹君玉;周晓英;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评价耳穴贴压疗法治疗骨折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搜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并纳入最近10年发表的关于耳穴贴压治疗骨折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经过两位研究人员独立的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检索出原始数据,合并和分析初始数据,并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随机研究1462例患者。结论:Meta分析显示,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12.44,95%CI:7.11-21.78,P<0.00001);治疗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24h模拟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eta分析提示耳穴贴压治疗骨折术后疼痛在有效率、缓解疼痛、患者满意度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实践推广。然而,纳入随机对照试验需要进一步大规模,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研究验证。

    2019年10期 v.31 1867-1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9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周铭芳;范伏元;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使用独活寄生汤治疗RA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PubMed,检索独活寄生汤治疗RA的随机对照研究(RCT),依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等筛选后得到最终纳入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选取8项试验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独活寄生汤治疗RA总有效率、安全性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RA的临床效果较好,且比较安全,临床值得推广。受到纳入文献研究数量以及质量的限制,效果评定可能存在小部分偏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试验继续验证。

    2019年10期 v.31 1871-1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 靳三针疗法治疗痛证的Meta分析

    官友敏;张继苹;徐艺文;刘茜言;黄泳;

    目的:评价靳三针疗法治疗痛证的临床疗效及研究现状。方法: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和ScienceCitationIndex,检索靳三针疗法治疗痛证的相关临床文献,评价其特征及偏倚风险,并使用RevMan5.3对相似的多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性研究,有7篇研究应用VAS评分评价结局,其中6篇Meta分析表明靳三针针刺疗法优于常规针刺[MD=-1.31,95%CI(-1.39,-1.23),P<0.00001],1篇文献由于异质性单独分析,也表明靳三针针刺疗法优于常规针刺。4篇文献评价了临床有效率,因周友龙实验具有显著异质性未进行合并,余3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靳三针疗法临床有效率优于常规针刺[RR=1.09,95%CI(1.00,1.18),P=0.05]。由于针灸设盲操作有一定困难,1篇文献为高质量,6篇文献为低质量。结论:靳三针在治疗痛证方面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新证据质量普遍偏低,尚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明确靳三针与常规针刺的疗效差异。

    2019年10期 v.31 1875-1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临床调查

  • 6446例支气管炎患儿咳喘平颗粒使用情况分析

    李双颖;尚莉丽;

    目的:了解安徽省中医院院内制剂咳喘平颗粒在支气管炎患儿中的使用情况及趋势,分析其用药合理性,并为临床合理使用咳喘平颗粒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数据回顾性方法,对2010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就诊于安徽省中医院门诊明确诊断为支气管炎并使用咳喘平颗粒的患儿包括初诊年龄、节气、剂量、疾病名称和中医证型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纳入6446例有效病例。根据统计,2010至2018年期间使用咳喘平颗粒病例数位居前3位的年份依次为2017年,2018年,2016年;0~3岁占76.0%,4~7岁占20.5%,并且平均每次口服剂量与年龄段具有相关性(P<0.05);二十四节气中立冬、冬至使用咳喘平颗粒的病例数最多,大暑最少。病例数位居首位的疾病诊断名称是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证型分布中风寒犯肺型支气管炎患儿使用比例最高,占52.0%。结论:咳喘平颗粒在支气管炎患儿中的使用人次呈阶段性递增趋势,在不同年龄段、不同节气中的使用情况有差异,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且大多用于风寒型咳喘。

    2019年10期 v.31 1881-1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戊戌年静顺汤临床应用规律探讨

    刘飞;霍青;

    目的:探讨静顺汤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收集2018年门诊病例中运用静顺汤的全部病案,以患者服用静顺汤前后症状对比,做出有效率分析。运用统计学原理,对患者性别、年龄、出生运气、病种、证型、症状、舌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顺汤总有效率为95.8%,就诊患者中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和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之岁出生者所占比重最高,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的疾病有20类,症状有65个,证候以寒湿阻络证多见,舌脉以舌淡暗、苔薄白、左脉沉细弱为主。结论:静顺汤适用于辰戌之岁,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的运气特点;患者出生体质多偏寒湿,病机特点多为阳虚寒凝湿阻;静顺汤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对于表现为寒湿阻络的多种病证临床疗效显著。

    2019年10期 v.31 1885-1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7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临床研究

  • 头针联合体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许丽;王颖;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体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PCIV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针对患者基础疾病予以对症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组予以头针联合体针治疗,对照组仅予体针治疗,均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记录中医症状积分(SDSVD),以及采用TCD检测双侧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峰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66.7%,2组疗效差异显著;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降低,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流速、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显著。结论:头针联合体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体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增加脑血流量,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价值。

    2019年10期 v.31 1891-1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 调气舒郁汤联合黛力新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

    何金明;胡华;周德生;王喜红;李喜情;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调气舒郁汤联合黛力新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收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80例进行临床观察实验,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为调气舒郁汤联合黛力新,对照组为单独使用黛力新,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HAMD量表评分、SDS量表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和SDS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调气舒郁汤联合黛力新治疗抑郁症较单独运用黛力新疗效更佳,调气舒郁汤治疗抑郁症确实有效。

    2019年10期 v.31 1895-18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针刺配合中药熏药治疗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杨靖波;李岩;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熏药治疗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中治疗该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的5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予以针刺配合中药熏药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针刺治疗,2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2个疗程间休息1d,共治疗4个疗程。对2组治疗前后上肢的运动功能、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简式上肢Fugl-Meyer(FMA)评分、视觉模拟(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前者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后者(P<0.01)。观察组有效率为96.00%,优于对照组的84.00%(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熏药治疗与单纯针刺治疗皆可有效缓解Ⅰ期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前者的疗效较后者更加显著。

    2019年10期 v.31 1899-19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丰富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

    刘启;李卫民;刘照勇;张四春;杨晋;

    目的:评价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丰富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丰富康复组(40例)和针刺联合丰富康复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丰富康复训练,针刺联合丰富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估。结果:4个疗程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P<0.01),FMA、MoCA、MBI评分均提高(P<0.01)。针刺联合丰富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丰富康复组(P<0.05),FMA、MoCA、MBI评分均高于丰富康复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丰富康复训练和丰富康复训练均有助于促进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运动、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丰富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功能障碍改善更为显著。

    2019年10期 v.31 1903-19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调心疏肝汤对冠心病合并失眠患者睡眠状况及生活质量影响

    赵松伟;丁震环;任建坤;

    目的探讨调心疏肝汤对冠心病合并失眠患者睡眠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来我院进行治疗的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丹参注射液联合地西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调心疏肝汤治疗。观察PSQ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PSQI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调心疏肝汤对冠心病合并失眠患者睡眠状况及生活质量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和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2019年10期 v.31 1907-19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加味丹栀逍遥颗粒联合米氮平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

    陈雪梅;周守贵;

    目的:观察加味丹栀逍遥颗粒联合米氮平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治疗组予以加味丹栀逍遥颗粒联合米氮平片治疗,对照组予以米氮平治疗。运用SPIEGEL量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及中医证候量表治疗前后评分,并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对2组服药后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睡眠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睡眠有效率为69.23%,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2组SPIEGEL量表、PSQI量表及中医症候量表评分显著减少,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TESS量表评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味丹栀逍遥颗粒联合米氮平与单纯米氮平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相比疗效更明显,不良反应统计学上并无明显差异。

    2019年10期 v.31 1910-1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活血抗栓汤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凝血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张忠伟;

    目的:研究活血抗栓汤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凝血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5)和实验组(n=35)。2组均行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实验组采用活血抗栓汤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均持续治疗2周。对比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D-二聚体]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PT、APTT、D-二聚体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APTT、PT水平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活血抗栓汤联合奥扎格雷钠方案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能进一步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凝血功能,显著减轻临床症状。

    2019年10期 v.31 1914-1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颈椎推拿治疗痰浊中阻型颈性眩晕

    朱云峰;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颈椎推拿治疗痰浊中阻型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8例痰浊中阻型颈性眩晕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组,各39例。西医组予以倍他司汀+曲克芦丁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基础上予以半夏白术天麻汤+颈椎推拿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7.44%(38/39)较西医组76.92%(30/39)高(P<0.05);中西医结合组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西医组高(P<0.05);中西医结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5/39)与西医组5.13%(2/3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颈椎推拿治疗痰浊中阻型颈性眩晕,疗效显著,可改善基底动脉、椎动脉血流速度,安全性高。

    2019年10期 v.31 1917-19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 穴位刺血疗法结合西药治疗痰瘀互结型肝豆状核变性疗效观察

    朱庆军;赖忠涛;

    目的:观察穴位刺血疗法结合西药治疗痰瘀互结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痰瘀互结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刺血疗法结合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32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nCPCu和24hu-Cu水平的比较,并以此对两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 :穴位刺血疗法结合西药的治疗方案在痰瘀互结型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中疗效肯定,优于单纯使用药物的对照组。

    2019年10期 v.31 1920-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中医心脏康复联合温阳利水活血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祁鹏;巩倩惠;胡雪松;许一帆;石立鹏;黄路梅;刘明怀;

    目的:观察中医心脏康复联合温阳利水活血汤治疗阳虚水泛血瘀证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中医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各30例,A组予以西药常规基础治疗,B组在A组基础治疗上加用温阳利水活血汤治疗,C组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心脏康复治疗。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浆NT-proBNP水平、心脏超声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3组治疗后在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其中组间比较,C组均优于A组和B组,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的血浆NT-proBNP水平、心脏超声指标、炎性因子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指标在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心脏康复联合温阳利水活血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提高心功能和心脏射血分数,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

    2019年10期 v.31 1924-1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固本平喘汤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分析

    单远莹;秦文婧;郭俊华;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BA)缓解期患者采用固本平喘汤、喘可治注射液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BA缓解期患者10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n=52)与对照组(n=51)。对照组以喘可治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以固本平喘汤、喘可治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最大肺活量(FVC)]、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E)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8.43%相比,观察组94.23%较高(P<0.05);1个疗程后观察组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1个疗程后观察组血清IgA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g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血常规、肝肾功能异常等相关不良反应。结论:BA缓解期患者采用固本平喘汤、喘可治注射液联合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应答,改善肺功能,且安全性高。

    2019年10期 v.31 1929-1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大承气汤灌肠联合机械通气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及降钙素原的影响

    李光文;

    目的:探析大承气汤灌肠联合机械通气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及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将95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掷币法分组,2组均进行抗感染、解痉等基础治疗,对照组47例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大承气汤灌肠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周,观察2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dyn、OI、PaO2、SaO2水平及脱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aCO2、PCT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灌肠联合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血气指标,减轻炎症反应,提高脱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荐。

    2019年10期 v.31 1932-1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平喘固本汤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肾两虚证效果观察

    罗贵映;邓扬嘉;许峰;龚巧巧;石娟娟;施恩明;

    目的:探求平喘固本汤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之肺肾两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重庆市中医院2017年7月—2019年5月接受临床治疗的50例VAP患者,随机分两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方案疗法,研究组予以中药之平喘固本汤加减+常规疗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72%为西医组总有效率,88%为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二者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CPIS治疗前、后临床效果,西医组治疗后CPIS为(7.54±0.35)分,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CPIS为(4.55±0.33)分,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氧分压及中医症候评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喘固本汤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肾两虚证临床疗效明显。

    2019年10期 v.31 1935-1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针刺循经筋阿是穴配合偏振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尤柱;张瑞磊;夏毅;罗玲;王蕊;常嘉琪;董宝强;

    目的:观察针刺经筋阿是穴配合偏振光与常规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颈椎病(CS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经筋学理论及经络学辨证施治理论体系为治疗原则,采用经筋触诊法在"CSR"疼痛区域,确定阳性经筋病灶点;观察组采用针刺经筋病灶点配和偏振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取穴针刺配合微波照射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次后,中间均休息1次,共计治疗12次为1疗程。后采用日本学者田中靖久20分法量表以及疼痛视觉模拟标尺法(VA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及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并对两组疗效进行评定采用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及VAS评分改善明显(均P<0.01),且观察组明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有效率96.7%(29/30)、明显优于对照组83.3%(25/30,P<0.05)。结论:针刺经筋阿是穴配合偏振光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取穴针刺微波照射组(P<0.01)。

    2019年10期 v.31 1939-1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前炎止痛贴联合前列清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及对前列腺液TNF-α、IFN-γ、IL-6表达的影响

    苗润泽;羊羡;李博;张家齐;何望;路小轩;张蓉;陈其华;

    目的:观察前炎止痛贴联合前列清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及对前列腺炎液TNF-α、IFN-γ、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10月收治的1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四组,比较四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前列腺液中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脐贴+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其他组(P<0.05);四组治疗后前列腺液中TNF-α、IFN-γ、IL-6含量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脐贴+中药内服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炎止痛贴联合前列清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具有较好疗效,可以降低前列腺液中TNF-α、IFN-γ、IL-6的表达。

    2019年10期 v.31 1944-1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4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 基于命门学说运用自拟温阳种玉汤治疗命门火衰型弱精子症

    韩丽;谭文举;韩雯雯;闫良;

    目的:观察自拟温阳种玉汤治疗命门火衰型特发性弱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命门火衰型特发性弱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治疗组给予自拟的温阳种玉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右归丸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精子活率,前向运动精子(PR)比率、精子总活力(PR+NR)以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31%(48/52),优于对照组的76.00%(38/50)(P<0.05)。2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精子活率、前向运动精子比率、总活力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阳种玉汤加减方治疗命门火衰型特发性弱精症,有着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精子的活率、活力,提高患者配偶的受孕机率,且安全性较好。

    2019年10期 v.31 1947-1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中药膏剂穴位敷贴治疗产妇缺乳的临床研究

    刘辉;李香;朱虹;王杰;杨光;张建国;

    目的:考察中药穴位敷贴治疗产妇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缺乳产妇1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5例,对照组90例,2组产妇年龄、身体质量、血压、病程,以及血红蛋白、白蛋白等一般情况一致,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取穴膻中、乳根、天溪、足三里、内关,按摩穴位2min,治疗组增加穴位贴敷中药膏剂。以产妇乳房充盈度、泌乳量、婴儿身体质量,以及产妇血清泌乳素、雌二醇、孕酮等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3%、78.9%。与治疗前比较,2组产妇泌乳量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产妇血清泌乳素均提高、雌二醇水平降低(P<0.05),孕酮水平无变化(P>0.05)。结论:本文中药膏剂穴位贴敷对产妇缺乳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019年10期 v.31 1951-1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三棱汤联合和胃汤治疗小儿乳食积滞型呕吐疗效观察

    李泺楠;丁珍;

    目的:观察三棱汤联合和胃汤(来自《医宗金鉴》中三棱丸与和胃汤)治疗小儿乳食积滞型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门诊收治的66例乳食积滞型呕吐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三棱汤与和胃汤加减治疗:先予三棱汤止吐,吐止后予和胃汤。对照组予口服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结果:治疗组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且总有效率达100%,与对照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棱汤联合和胃汤治疗小儿乳食积滞型呕吐,安全有效,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2019年10期 v.31 1955-1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方治疗中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疲劳综合征

    何智军;何伟;石宇雄;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方治疗中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探讨中医药融入快速康复方法。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骨六科2017年6月—2018年4月原发性单或双侧膝关节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组28例。治疗组治疗方法为术后常规治疗并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法成方,对照组治疗方法仅为术后常规治疗,如预防感染、抗凝、补液支持治疗等。治疗6d,后采用Christensen疲劳评分表及术后血红蛋白波动情况作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Christensen疲劳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血红蛋白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小,较快达到稳定水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法可改善中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疲劳综合征情况,对维持血红蛋白水平有一定作用,使中医药在置换手术术后快速康复方面提供一定依据。

    2019年10期 v.31 1958-1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 当归芍药散合四逆散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

    付勇刚;

    目的:分析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运用当归芍药散合四逆散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n=50),实验组(n=50),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当归芍药散合四逆散加减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乏力、便秘、腹泻、腹痛评分均较治疗之前有明显下降,实验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IL-8、IL-10、TNF-α水平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改善效果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HAMA及HAMD评分均有所下降,实验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运用当归芍药散合四逆散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2019年10期 v.31 1961-1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 哈乐联合清淋颗粒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临床观察

    许胜;卢灿省;

    目的:该观察分析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即哈乐)联合清淋颗粒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50例住院者均为混合痔术后尿潴留,随机分成2组,其中,西医组25例,予哈乐治疗,中西医组25例,予哈乐联合清淋颗粒治疗,通过对2组的临床疗效、首次排尿的尿量及首次排尿的时间,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通过临床数据的观察及分析,中西医组有效率为96%,西医组有效率为84%,通过分析及总结,表明中西医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西医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哈乐联合清淋颗粒)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疗效取得满意,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能够降低了尿潴留患者的导尿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2019年10期 v.31 1964-1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4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 葛根素注射液结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疗观察

    石凤娟;李琼霞;

    目的:观察分析葛根素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分组研究,以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成治疗组(n=30)与对照组(n=30),2组入院后均行常规治疗,包括镇静、低流量吸氧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对2组治疗后患者血压水平变化、临床疗效、妊娠结局、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治疗前血压水平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SBP、DBP、MA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相对更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73.33%相比,相对更高(P<0.05);治疗组自然分娩率与对照组相比,相对更高,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胎儿宫内窘迫率与对照组相比,相对更低(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6.67%,与对照组23.33相比,相对更低(P<0.05)。结论:应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妊娠结局,不良反应较少。

    2019年10期 v.31 1967-1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加味平乐疏肝活血方对腰椎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疗效研究

    武天坤;张晓辉;李洁;李孟石;

    目的:研究探讨基于平乐正骨"以肝论治、扶正破淤"的气血辨证思想为组方的加味平乐疏肝活血方治疗腰椎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腰椎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于术后24h服用加味平乐疏肝活血汤进行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体温降至正常所需时间为(48.2±6.4)h,明显低于对照组(69.1±7.3)h,体温波动幅度(0.90±0.26)℃显著低于对照组(1.45±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12%和治愈率85.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8%和4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加味平乐疏肝活血汤治疗腰椎术后非感染性发热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能明显缩短术后发热病程,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发热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减少患者术后痛苦,稳定患者情绪,益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2019年10期 v.31 1970-1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5 ]
  • 星蒌承气汤治疗对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覃燕琼;张青萍;姚春栉;颜凡棋;

    目的:观察使用星蒌承气汤治疗痰热腑实型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痰热腑实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均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加服乳果糖口服液,治疗组加用星蒌承气汤进行治疗,7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分别采用PAC-SYM(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和PAC-QOL(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情况进行评价及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的PAC-SYM和PAC-QOL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星蒌承气汤对痰热腑实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可以促进自发排便,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质优效佳价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年10期 v.31 1974-1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临床护理

  • 初发脑卒中患者医学应对方式调查分析及护理

    李武芬;尤敏;张远玲;甘谱琴;吴志媛;程胜娟;杨勤;王婷;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初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医学应对方式,为提高初发脑卒中患者面对维度得分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法纳入了2019年1—4月住院的39例初发脑卒中患者,采用医学应对量表(MedicalCopingModesQuestionnaire,MCMQ)调查分析其医学应对方式情况,提出护理对策。结果:与常模组比较,初发脑卒中患者组面对维度得分(14.53±1.53)低于常模(19.48±3.81),回避(18.04±1.83)和屈服维度(10.08±1.55)得分分别高于常模组(14.44±2.97)(8.81±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工作中初发脑卒中患者主要采取回避和屈服的医学应对方式,护理人员应注重评估、并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促进患者采用积极的医学应对方式,提高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2019年10期 v.31 1977-1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颅脑损伤后中枢性呃逆

    盛玉琴;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颅脑损伤后中枢性呃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的脑外科收治的颅脑外伤伴中枢性呃逆患者60例,6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随机选取30例。对照组采用胃复安双侧足三里封闭注射加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加常规治疗方法。观察2组呃逆持续时间、呃逆频率、维持时间、起效时间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有效率为63.33%,2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颅脑损伤后中枢性呃逆,可以减少呃逆发作持续的时间,发作的次数,起效快,2次发作时间间隔明显的延长,在临床中可以进一步地推广应用。

    2019年10期 v.31 1980-1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尫痹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陈素娥;何素梅;周晶晶;

    目的:探讨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尫痹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4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一病区住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指导,研究组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式的康复护理指导,实施康复指导2周后,比较2组干预后功能锻炼依从率、康复知识知晓率及健康状况评定量表(HAQ)的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功能锻炼依从率、康复知识知晓率、HAQ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尫痹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方法。

    2019年10期 v.31 1983-1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临床教学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宫鹏;刘颖;卫修来;高昌琨;严安定;葛朝亮;许杜娟;夏泉;金涌;

    中药炮制学在中药学专业中是具有承上启下的一门课程,传统教学计划设置过程中,有关理论知识传授很多,同学们上课兴趣不高,抬头率不高,这与中医药文化自信缺失,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手段的应用都有很大的关系。需要我们在课程中适当补充中医药文化,并回顾所学相关知识,利用实践实习,弥补辨识药材不足,增强感性认识,通过教学改革,以便循序渐进进行教学,同时如何在有限课堂上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同学们认真思考的动力,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手段,利用微信师生互动,从师生的内求和教学手段的外求两方面找到最佳结合点,最终把中药炮制学这门传统学科打造成老师乐于传道授业解惑,同学们乐于接受、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和善于思考的一门课程。

    2019年10期 v.31 1986-1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中医院校《神经心理学》教学思考与建议

    喻绪恩;陈林;张亮亮;沙从波;宋彬;石永光;张杰;胡纪源;

    神经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神经机制、高级认知功能的一门学科,是通过研究脑损害患者高级认知功能,加深对脑的各种疾病症状谱认识,通过神经心理学检测为认知功能康复寻找突破口。更为重要的是,脑结构和功能的问题是当今科学时代的研究热点,神经心理学研究对脑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主要从事临床中医医疗工作,服务对象是病人,而病人的神经心理变化,直接关系到就诊的最终预后,故学习神经心理学对于医学生有着重要意义。神经心理学涉及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具有更新较快、实践性强等特点,如何让医学生在轻松易懂的过程中学好神经心理学,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一直努力追求的。论文从中医院校的神经心理学教学中目前存在问题、对策措施及教学效果进行思考和建议。

    2019年10期 v.31 1989-1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以MDT为导向的PBL多媒体模式在中医外科实习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张琦;于庆生;汪晓明;易维真;

    目的:探讨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为导向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多媒体模式在中医外科实习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度进入我院基地的实习生,即将进入外科临床随机选取60名。随机分为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为导向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组(MDT联合PBL多媒体组)、单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组(PBL组)、传统讲授法教学模式组(Lecture-BasedLearning,LBL),每组20例。学期结束后以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为比较内容,其中考核是综合评分,包括由带教教师评估的临床实践能力评分为30分,技能操作评分为30分,闭卷考试理论成绩为40分;问卷调查以匿名方式进行,对3组问卷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考核成绩MDT联合PBL多媒体组优于PBL组和LBL组,(P<0.05)。匿名问卷调查: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加深知识理解4项MDT联合PBL多媒体组和PBL组无显著性差异,2组均优于LBL组(P<0.05);在提高理论联系实践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2项,MDT联合PBL多媒体组优于PBL组和LBL组,(P<0.05)。结论:总体评价,MDT为导向的PBL多媒体模式可以显著提升临床实习医师的理论成绩及临床实践能力、技能操作,培养良好的临床素养,值得在中医外科实习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2019年10期 v.31 1992-1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8 ]

  •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新安医学研究集成》丛书

    <正>本套丛书作为"2017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2016年省级文化强省专项建设资金文化精品工程创作出版"子项目,是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安医学传承与发展研究"基础上对新安医学的一次系统总结。在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18年绩效考评中荣获"特别优秀项目"并荣获

    2019年10期 v.31 1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