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与方法

  • 古代经典名方的药对研究

    魏佳明;朱俊平;刘瑞连;孙国辉;刘承鑫;罗莉;李玉莹;李佳玲;郭志华;李雅;

    目的: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代表性药对进行系统归纳研究,探寻药对的普遍配伍规律,以期进一步挖掘药对丰富的内在价值并指导临床药对的运用,同时为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一定的文献学基础。方法:通过系统整理药对的中医古籍文献,就其配伍规律、方剂、药理药效、化学成分、不同配比、临床应用、数据挖掘、毒理学等方面展开研究。结果:经典名方中常见的药对配伍规律均可在治法、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药物毒性作用方面进行归属,但经典名方药对的现代研究并不完善,尤其缺少药对关联规则和数据挖掘的研究以及毒理学研究。结论:药对作为方剂有效性的关键,在经典名方开发的文献学研究中十分重要,本文剖析了药对的普遍配伍规律,同时系统归纳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代表性药对的现代研究,进一步挖掘了药对丰富的内在价值,也为经典名方开发的文献学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与指导。

    2019年06期 v.31 999-10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下载次数:18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 从抑郁症与呕吐的理论关联探讨抑郁症中西医治疗优化方案

    韦细连;李湘玉;

    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理疾病,据诸多资料显示,许多抑郁症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或呕吐,可见抑郁症与呕吐之间很有可能存在着诸多联系。文章通过中医心胃相关、肝郁、脾虚、肾虚理论,以及西医学P物质、多巴胺以及5-羟色胺等物质进行探讨,阐述抑郁症与呕吐之间的理论联系,并以此得到启发,对当前抑郁症的中西医治疗方案进行优化,提出中医治疗应辨证论治,兼以调畅胃之气机为要,西医治疗应更同步和优化等观点,以弥补现有抑郁症的治疗缺陷所在。

    2019年06期 v.31 1004-10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从先后天之本初探儿童Duchenn型肌营养不良症病机与证治

    郑宏;段培;卢婷婷;高国财;郑攀;

    儿童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属于遗传性疾病,对于该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尚无统一的认识。作者认为该病与先天之本肾密切相关,结合小儿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生理特点,提出从先后天之本论治该病。确立温补肾气,资助后天;补中益气,颐养先天;兼涤痰化湿,活血通络的治法,以飧同道。

    2019年06期 v.31 1010-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经络辨证思路的应用探讨

    黄斌;董树永;

    经络辨证是中医学辨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脏腑辨证成为辨证方法的核心,而经络辨证日趋淡化,目前针灸临床的辨证方法也不甚清晰。该文旨在梳理经络辨证体系,综述生物电阻学技术在经络仪方面的应用,探讨经络和脏腑辨证、体质辨识、疾病预防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和健康检测。

    2019年06期 v.31 1013-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下载次数:8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基于《三消论》浅谈五味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组方机理

    黄洁桦;邓小敏;陈聪;吴耿旭;苏冬;田瑛;

    2型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三消论》曰"三消者,其燥热一也",认为阴虚燥热为消渴病的病机。邓小敏教授从事糖尿病科研及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最早提出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论是基于内经"五脏柔弱"的五味消渴方,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发现,五味消渴方组方配伍,与刘完素提出的"治消渴者,补肾水阴寒之虚,而泻心火阳热之实,除肠胃燥热之甚,济一身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结,津液生而不枯,气血利而不涩,则病日已矣"相一致,现从"三消理论"的角度探索五味消渴方组方机理,使本方更好的在临床得到应用。

    2019年06期 v.31 1017-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经典研读

  • 新安医家徐春甫的脾胃观在养生中的作用

    缪顺莉;王鹏;

    中医养生是指运用中医学思维理论方法对人体进行调摄,达到保养身体,增强体质,调摄精神,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旺盛是机体获得营养、维持生命活动的前提。新安医家徐春甫尤为重视养生,顺应自然、形神俱养、慎医慎食和情志养生为其养生理论核心,而保养脾胃是其养生观的重要环节之一。

    2019年06期 v.31 1020-1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7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试析《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张锡纯用药特点

    董祖木;

    药物的应用是中医疗效的基础。作者援引《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张氏对药性生品、药对、单方(单味药)的应用,阐述了张氏用药的独特见解,具有极高的学习价值。

    2019年06期 v.31 1023-1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9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 “心下痞硬”小议

    郭龙龙;何丹;黄雅慧;

    通过分析《伤寒论》中"心下痞硬"的方药规律及其原文字词内涵,归纳出"心下痞硬"的病机为"胃中空虚,寒气上逆",进一步探索出"心下痞""心下痞硬"及"结胸"在病机上表现为正气渐衰、邪气渐盛的一个动态过程,指出三者的共同病机为"胃中空虚,寒逆热陷",从而对脾胃病的传变及治疗预后给予启发。

    2019年06期 v.31 1025-1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费绳甫辨治疟疾学术思想探微

    刘峻呈;周德生;颜思阳;陈思肴;康蕾;彭岚玉;左玲敏;

    费绳甫认为三阴三阳皆有疟疾,伏邪是导致疟疾的重要病因,治疗上注重透邪养阴,善用经方,慎用截疟法,体现了费绳甫别具一格的学术思想,对疟疾及类疟疾病具有指导意义。

    2019年06期 v.31 1028-1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名家薪传

  • 黄明河疏肝解郁滋阴安神法治疗不寐

    谢伟昌;关付磊;黄明河;

    总结了名老中医黄明河辨治不寐症经验,其病因病机为情绪不畅,夜寐不安;阳不入阴,则夜不眠。以疏肝解郁,滋阴安神为主要治疗法则;拟安眠汤、泡足饮茶为治疗方法,为不寐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2019年06期 v.31 1031-1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曹建雄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经验浅析

    赖桂花;袁晶;闫钰婷;程雄涛;曹建雄;

    失眠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于中医学"不寐"病证,曹建雄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27年,擅长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辨证辨病治疗,对肿瘤相关性失眠的辨证治疗上亦有独特的优势。曹建雄教授认为肿瘤相关性失眠发病主要是由于气血阴阳失和,营卫失调,阴不敛阳,阳不入阴分所致,治疗上以疏肝理气、清热化痰、活血化瘀、补益心脾、调和脾胃、解毒抗癌为主要法则,临床常用柴胡疏肝散、黄连温胆汤、血府逐瘀汤、归脾汤、半夏秫米汤等方随症加减治疗本病获得良好疗效。

    2019年06期 v.31 1034-1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 胡国恒治疗久病不寐经验

    何飘;胡国恒;龚纯;汪辛强;王小菊;

    胡国恒教授认为久病不寐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因肝郁不舒、心脾两虚、痰瘀内生,进而魂不潜藏、血不养心、神不守舍,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惊,寐而时醒等,根据久病不寐的特点,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治疗以四法为主:疏肝解郁法,养心安神法,益气定悸法,化痰消瘀法,临床多有效验。

    2019年06期 v.31 1037-1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刘中勇“气血并治”论治冠心病

    胡悫;刘中勇;

    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属于"胸痹"范畴,病机要点为心脉痹阻。刘中勇教授从人体最基本的组成物质气血相关理论出发,认为人体气血不和导致心脉痹阻是冠心病发生的主要病机。根据冠心病不同阶段气血之间的虚实变化,临床总结"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以及"气虚血弱"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在冠心病的治疗中,遵《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治疗原则,倡导"气血并治",以"理气活血""益气活血""补气生血"为冠心病基本治法,在冠心病的治疗和病人预后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效果,其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2019年06期 v.31 1040-1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 陈莹治疗原发性痛经

    郑贵珍;陈莹;

    导师陈莹教授对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独具特色,强调其发生以"不荣则痛"与"不通则痛"为主要病机,病位在冲任、胞宫,病性多属本虚标实。治疗上自拟经痛汤加减,辨证施治,配合中成药,分期治疗,平时重治本,发时急治标,标本兼治,临床上取得显著的疗效。

    2019年06期 v.31 1043-1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 师瑞华“提捻带脉法”为主治疗带下过多临床体会

    史志华;

    目的:探讨师瑞华主任医师推拿手法治疗带下病的临床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方面,论述师老以"提捻带脉法"为主治疗带下过多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对其基本手法及配伍予以总结。结果:师老以"提捻带脉法"为主,配合疏肝、健脾、益肾的手法治疗带下病,临床疗效佳。结论:师老认为,带下病多因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带脉失约所致,而以"提捻带脉法"为主,调整带脉失约的手法治疗,值得学习和进一步体会。

    2019年06期 v.31 1046-1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7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 储继军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经验

    刘会会;储继军;

    多囊卵巢综合征为妇科生殖内分泌领域常见病、疑难病症,是导致育龄妇女无排卵性不孕的常见病因,治疗棘手。储继军副主任医师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病病机以肾虚、脾虚为本,血瘀、痰湿、肝郁为标,肾虚血瘀、脾虚痰湿、肝气郁结引起冲任失调导致不孕,治以补肾活血、健脾除湿、补肾疏肝为法,并坚持中医辨证论治与西医多学科管理相结合,医患共同参与,调经助孕,取得了较好疗效。

    2019年06期 v.31 1049-1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陈怀珍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经验

    王玉;陈怀珍;王苏悦;

    目的:介绍陈怀珍教授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长期随诊及验案的收集与整理,学习和总结出陈怀珍教授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学术观点和临证经验。结果:陈怀珍教授认为,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机多属本虚标实,辨证着眼于"虚""痰""瘀""郁"4字,并结合辨病位遣方用药,治疗上扶正与祛邪并举。结论:陈怀珍教授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其临证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使用。

    2019年06期 v.31 1053-1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下载次数:6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 王小云运用平衡针综合治疗妇科疾病临证经验

    陈畅乾;曾碧映;王小云;

    百病生于气,女子以肝为本,妇科疾病尤亦如此。王小云教授治疗妇科诸病,以调气为先。其运用平衡针治疗妇科疾病,实证首选头痛穴以行气,虚证首选升提穴以益气。同时重视选穴的精简,临证多三穴相配。平衡针即刻效果显著,配合中药辨证施治,针药共施治疗妇科疾病效果尤佳。

    2019年06期 v.31 1057-1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陈民藩运用黄白合剂加减验案举隅

    吴小云;蔡而玮;

    介绍国家级名老中医陈民藩教授的经验方之一黄白合剂的临床运用,以期为广大肛肠科工作者在治疗肛肠病中提供临床参考。

    2019年06期 v.31 1060-1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数据分析

  • 国内针刺非常规点治疗痛症RCT临床研究报告分析

    梁启放;肖薇;陈晓虹;郭舒欣;张梦阳;邓琦;刘步平;

    目的:评价国内在应用非常规点治疗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文献方法学和报告的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WF)中有压痛点、触发点以及触发点治疗疼痛的RCT文献,检索年限自199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由2位利益无关者独立运用JADAD量表、CONSORT声明(2010年版)、STRICTA标准评价。结果:纳入文献94篇,得到94个临床对照试验,其中试验组病例总数为4350,CONSORT条目报告平均38.44%,STRICTA条目报告平均61.76%。结论:国内有关针刺非常规点治疗痛症的RCT文献质量亟待提高。

    2019年06期 v.31 1063-1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8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针刺联合艾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

    张黄鑫;王楚函;朱朝霞;田鹏;向开维;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联合艾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及WANFANGDATA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至2018年12月。以针刺联合艾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为研究对象,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文献资料及评估风险偏倚,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RCT文献,总样本量为588例,试验组310例,对照组278例。Meta分析显示:7篇文献显示针刺联合艾灸组有效率更高(RR=1.19,95%CI=[1.12,1.28],P<0.00001),且对于降低血尿酸(WMD=-46.43,95%CI=[-57.37,-35.48],P<0.00001)具有一定临床优势。1篇文献对不良反应有描述,其他6篇均未提及。结论:针刺联合艾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较单用西药具有一定优势,但仍需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2019年06期 v.31 1069-1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下载次数:5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 基于文献的卒中相关性肺炎中医证候要素组合规律研究

    张静波;胡徽星;梁发俊;王保国;王震;

    目的:通过收集卒中相关性肺炎文献,提取证候要素,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以及相互组合规律,为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中医证候要素规律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对1981年1月-2019年1月卒中相关性肺炎在中医证候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应用NoteExpress、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共收集文献30篇、72条记录。影响卒中相关性肺炎辨证的主要证素共有15个,病位因素中以肺为主,病性因素中以痰湿为首。文献记录的卒中相关性肺炎中医证候要素组合形式有3种,两证素最多,构成比59.72%。单一证素与证候位点的组合:证素多见痰湿、气虚,作用位点在肺、脾;两证素组合中,以痰湿的频率最高,其次为火热、气虚、阴虚,其组合类型为痰湿+火热、气虚+阴虚,它们的作用位点在肺和大肠;三证素的证候要素中,以风出现频率最高,组合类型为风+痰湿+火热、风+痰湿+瘀血,作用靶点均在肺。结论:痰湿、火热以及气虚是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最突出病机特点。

    2019年06期 v.31 1073-1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临床调查

  • 福州地区围绝经期妇女症状与中医病理因素相关性研究

    翁慧;蔡美美;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妇女的中医证候分布及影响妇女健康状态的因素,为中医药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设计统一科研调查表,采用改良Kupperman Index(KI)及四诊信息采集表为每一例观察对象建立档案。结果:情绪波动、疲乏、失眠为围绝经期女性主要临床表现。影响改良KuppermanIndex积分的病位证素是肝、脾,病性证素是湿、阴虚、阳虚、血瘀、血虚。结论:综上所述,围绝经期女性病性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肝郁"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病理变化的重要环节。

    2019年06期 v.31 1077-1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临床研究

  •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百令片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邵光新;姚晓荣;姜威;李向新;周怡;张伟伟;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百令片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参照组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百令片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等指标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两组均能降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升高血清白蛋白,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参照组。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百令片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可明显减少蛋白尿,升高血清白蛋白,改善肾功能,缓解症状,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2019年06期 v.31 1081-1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黄芪桂枝五物汤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及神经传导作用观察

    赵峰;宋宗良;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及神经传导作用。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硫辛酸及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肌电图的改变。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运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肢体神经传导速度,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佳。

    2019年06期 v.31 1084-1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 益气养阴汤对老年糖尿病肾病CRP、β2MG及肾功能的改善作用

    李钰兰;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汤对老年糖尿病肾病CRP、β2MG及肾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10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降糖、降脂、降压、利尿等对症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益气养阴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h尿蛋白定量(24hUpro)及尿白蛋白分泌率(UAER)等肾功能指标水平,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RP、β2MG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β2MG水平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UN、Scr、24hUpro及UAER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UN、Scr、24hUpro及UAER水平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汤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能够有效改善CRP、β2MG及肾功能水平,临床效果明显。

    2019年06期 v.31 1087-1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冯宏然;

    目的:分析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2例进行有氧运动,观察组53例加用抗阻训练,2组均持续训练3个月,观察2组患者训练前后氧化应激及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FPG、HbAlc、TC、LDL-C、MDA及8-OHdG均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联合抗阻训练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改善患者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其效果优于单纯有氧运动。

    2019年06期 v.31 1090-1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 祛瘀平肝化痰汤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性头痛的疗效临床观察

    李腾;胡国恒;秦甜;王小菊;赵四林;

    目的:观察祛瘀平肝化痰汤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70例高血压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瘀平肝化痰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治疗期间追踪观察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评估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头痛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治疗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中医相关兼并症状与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上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祛瘀平肝化痰汤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性头痛患者有增效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2019年06期 v.31 1093-1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补肺止咳膏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黄定飞;骆亮生;李竜臣;刘倩;张传名;

    目的:观察补肺止咳膏对慢阻肺肺脾同虚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120例肺脾两虚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口服补肺止咳膏,对照组以氨茶碱联合福多斯坦口服,疗程均为180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PD评估测试(CAT)和呼吸困难指数评分(mMRC评分)、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0.5月、2月、6月两组病人CAT症状与mMRC评分相比均有所下降;在治疗0.5月及2月时两组患者相比较CAT症状及mMRC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6月后治疗组CAT及mMRC评分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FEV1/FVC%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坚持长期服用(服用时间6月以上)补肺止咳膏能更好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019年06期 v.31 1096-1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 宫氏脑针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观察

    吴俊;

    目的:宫氏脑针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观察。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服多巴丝肼,治疗组加用宫氏脑针,2组观察周期均为2个月,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UPDRSI、II、II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宫氏脑针治疗帕金森病具有"简便、快捷、规范、效验"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2019年06期 v.31 1099-1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小建中胶囊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孟祥丽;姜瑞祥;刘冬梅;

    目的观察小建中胶囊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给予小建中胶囊四联疗法与铋剂四联疗法治疗2周后,试验组给予雷贝拉唑+小建中胶囊、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继续服药2周,观察治疗前,治疗2周、6周、停药6月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HP根除率、内镜下溃疡愈合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前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综合疗效,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侯疗效,试验组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6周及停药6月后,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Hp清除率方面,试验组(64.7%)和对照组(57.6%)无统计学差异。停药6月后内镜下溃疡愈合评定,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建中四联疗法对于脾胃虚寒型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在中医证候及远期溃疡愈合疗效确切。

    2019年06期 v.31 1101-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 参术调中汤治疗老年肺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南新记;栗广辉;王志峰;

    目的:探讨参术调中汤对老年肺炎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术调中汤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疗效和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2、IL-10均明显升高、TNF-α明显降低,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术调中汤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9年06期 v.31 1105-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射干麻黄汤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老年患者血清IL-6、PCT、hs-CRP的影响

    刘颖慧;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老年患者的疗效及血清IL-6(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PCT(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hs-CRP(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7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射干麻黄汤进行治疗。治疗10d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清IL-6、hs-CRP、PCT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IL-6、hs-CRP、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高于对照组(8.5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能够有效提高疗效,降低血清IL-6、hs-CRP、PCT水平。

    2019年06期 v.31 1108-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 四逆散加味方对雌孕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3年复发转移影响

    高振华;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方对雌、孕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3年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将3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胸腺肽10mg/次,tid口服。治疗组15例:四逆散加味方,1剂/d,水煎2次,共取汁250mL,分2次温服;"递减式"服药法。辨证加减。两组服药均治疗2年。采用门诊复诊或电话随访,定期检查肿瘤标志物、彩超、胸片等,随访至术后3年,观察两组肿瘤复发转移率。结果:1年两组复发0例,复发率0%。2年对照组复发2例,复发率13.33%;治疗组复发0例,复发率0%。3年对照组复发4例,复发率26.66%;治疗组复发1例,复发率6.66%。两组3年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加味方可以明显降低雌、孕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3年复发转移率,安全性好,填补了现代医学治疗的"空窗期",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2019年06期 v.31 11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患者中药早期干预临床研究

    陈畅乾;曾碧映;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患者中药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患者72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在诊断妊娠后即予中药口服维持妊娠,对照组予中药安慰剂,观察两组的腰酸、腹痛发生率、唐氏筛查及胎儿颈项透明层检查(NT检查)异常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腰酸、腹痛、腰酸合并腹痛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总症状发生率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腰酸合并腹痛患者更易发展为先兆流产。试验组先兆流产率较对照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早期唐筛、NT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患者,中药早期干预可减少妊娠早期不适,减少早期妊娠丢失,此外该类患者常伴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更应重视平心定气以养胎。

    2019年06期 v.31 1114-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桂红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临床观察

    郝培芹;蒋莉;

    目的:观察桂红灌肠液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桂红灌肠液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加替沙星静滴+抗妇炎胶囊口服,2组均治疗28d为1个疗程,对照组中加替沙星静滴10d。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有效率为61.4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盆腔左侧炎性包块的有效率为100%,右侧有效率为85.7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桂红灌肠液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疗效显著,尤以左侧明显,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年06期 v.31 1117-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联合桃红四物汤对气滞血瘀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临床疗效观察

    傅显文;李毅;朱文雄;刘涛;袁轶峰;陈其华;

    目的:观察显微镜精索静结扎术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的疗效。方法:65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随机分成手术组33例(手术+脉管复康片)和中药联合组32例(手术+桃红四物汤),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半年分别查精液常规,随访配偶受孕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治疗后2组患者精子密度、a级精子百分比、精子活动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精子密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a级精子百分比、精子活动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显微镜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对气滞血瘀型精索静脉曲张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2019年06期 v.31 1119-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磁疗棒与手法眼周穴位按摩治疗青少年假性及低度近视疗效对比

    韦丽娇;谢祥勇;何碧华;程子昂;黎清兰;

    目的对比观察磁疗棒与手法眼周穴位按摩治疗青少年假性及低度近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经复方托吡卡胺眼液散瞳后确诊为假性近视或低度近视的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磁疗棒眼周穴位按摩,对照组予手法眼周穴位按摩,两组按摩取穴、按摩时间及疗程均相同。治疗前、治疗1月及治疗2月对各组患者裸眼视力、屈光度及调节功能各项参数进行测定。结果治疗后2组视力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治疗1月后治疗组视力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月后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屈光度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双眼调节幅度、调节反应量改善、正负相对调节及调节灵活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其中调节反应量、负相对调节及调节灵活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更佳。结论眼周穴位按摩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假性及低度近视患者调节功能及裸眼视力,且磁疗棒按摩改善视力起效时间较手法按摩快,在改善调节功能上优于手法按摩,但两种按摩方法在屈光度改变上无明显疗效。

    2019年06期 v.31 1123-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俞原配穴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于阿春;苏国宏;

    目的:观察针刺俞原配穴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6例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予以俞原配穴加局部穴位针刺治疗,均治疗30天,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VAS评分与WOMAC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1个月随访发现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俞原配穴针刺法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缓解疼痛,临床疗效确切,远期疗效较好。

    2019年06期 v.31 1127-1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38 ]
  • 热痹清颗粒联合自制清热止痛膏治疗湿热阻络证膝骨关节炎

    王艺苑;

    目的:观察热痹清颗粒联合自制清热止痛膏治疗湿热阻络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塞来昔布胶囊(西乐葆)治疗,观察组以热痹清颗粒联合自制清热止痛膏治疗。疗程为4周。对比2组患者自觉疼痛(VAS)、肿胀度、WOMAC评分,并探究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临床疗效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在2组中发生率均较低,不具有统计学上差异(P>0.05)。结论:热痹清颗粒联合自制清热止痛膏治疗湿热阻络型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2019年06期 v.31 1130-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7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8 ]
  • 健脾泄浊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对细胞因子IL-18、TGF-β的影响

    贾建云;籍增洋;吴宇耀;

    目的:观察健脾泄浊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西药予非布司他、秋水仙碱治疗。治疗组60例,在非布司他、秋水仙碱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泄浊法组方方药加减口服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发病总时间、发病频次、炎性指标、血尿酸(UA)、24h尿酸(24hUUA)、血脂、生活质量和临床安全性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8(IL-18)、血尿酸(UA)水平,升高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促进尿酸的排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发病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病频次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由于研究时间短,后续将进一步研究;两组比较,治疗组肝功能损害1例、胃肠道反应1例,对照组肝功能损害5例、胃肠道反应22例,两组均无肾功能损害,治疗组安全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泄浊方治疗痛风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促炎因子IL-18及炎症指标ESR、hs-CRP水平,升高抑炎因子TGF-β,降低血尿酸及促进尿酸的排泄。健脾泄浊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促炎因子IL-18及升高抑炎因子TGF-β水平实现的,尚需进一步研究。

    2019年06期 v.31 1133-1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松筋整骨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8例临床观察

    王鹏;

    目的:探讨松筋、整骨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15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7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推拿法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松筋、整骨法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眩晕症状与功能改善情况、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均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松筋、整骨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及功能,改变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2019年06期 v.31 1138-1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 以宗健脊十八式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躯体功能及腰曲的影响

    佘瑞涛;刘国科;林远方;

    目的:观察"以宗健脊十八式"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躯体功能及腰曲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患者常规治疗予按脊松枢法结合蜂针,并由中医整脊科专科医生指导患者行"以宗健脊十八式"功能锻炼,对照组予按脊松枢法结合蜂针治疗,未行"以宗健脊十八式"功能锻炼。治疗12周后,观察2组患者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BASDAI、BASMI、腰椎弓形面积、LCI指标。结果:2组较治疗前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BASDAI、BASMI、腰椎弓形面积、LCI均明显改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2组间比较,试验组脊柱痛评分显著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夜间痛评分、BASDAI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BASMI、腰椎弓形面积、LCI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宗健脊十八式"功能锻炼能降低AS患者的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BASDAI,改善AS患者的疼痛、僵硬、晨僵等症状,BASMI评分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关节的活动度和灵活性得到提高,腰椎弓形面积、LCI、腰椎生理曲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或恢复。

    2019年06期 v.31 1141-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探讨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中西医综合法治疗重症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李春广;周秋硕;

    目的:回顾性分析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中西医综合法治疗重症冻结期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重症冻结期肩周炎患者110例,综合组55例,主要运用麻醉下手法松解中西医综合方法治疗。单一组55例患者主要运用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综合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与肩关节恢复程度评分均要明显好于单一组,且整体有效率比单一组高,P<0.05。结论:在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重症冻结期肩周炎过程中,有效联合中西医综合疗法,能够让患者恢复良好的生活质量,肩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2019年06期 v.31 1145-1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易筋经锻炼联合针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胡吴斌;吴以诚;占茂林;蔡荣林;

    目的:观察易筋经锻炼联合针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分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推拿治疗;治疗组采用易筋经锻炼联合针推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10次,停5d,再继续治疗10次,总共治疗20次。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观察并检测血流变及免疫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变化,以及血流变、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NDI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流变、血清免疫指标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易筋经锻炼联合针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其临床疗效优于针刺联合推拿治疗,且并能增强患者体质,值得临床推广。

    2019年06期 v.31 1148-1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 经伤椎后壁撬拨复位植骨结合定痛活血汤治疗椎管占位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万玉春;

    目的:探讨经伤椎后壁骨折间隙直接撬拨复位,并经后壁进行椎体内直接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中药内服,治疗椎管占位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9月~2018年8月我科收治的占位性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19例,采用椎管减压,经伤椎后壁直接撬拨复位,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中药辨证施治,评价分析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结果:本次随访成功18例,失访1例。患者治疗后伤椎恢复良好,后缘骨块完全复位,术中未出现神经损伤,椎体恢复高度满意,骨折椎体愈合情况较好,椎体内未出现瘢痕充填,神经功能恢复满意,未出现内固定物松落、断裂的情况。结论:在行椎管减压的同时,采用经伤椎后壁直接撬拨复位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椎体的高度和强度得到满意恢复,重建了前、中柱的稳定性,预防术后远期椎体塌陷的发生。

    2019年06期 v.31 1152-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泪道扩张引流管联合中药治疗鼻泪管阻塞40例观察

    张德玉;宋小莉;邢雁飞;

    目的:探讨泪道扩张引流管置入联合中药汤剂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40例48眼鼻泪管阻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泪道扩张引流管逆行植入,术后均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滴眼,观察组加用中药汤剂口服4周,术后2个月拔管。患者益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为治愈,益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部分返流为有效,益泪症状同前,泪道冲洗不通,症状同前为无效。结果:分别于泪道拔管后第1、2、3个月,观察组20例25眼中,分别是:治愈24、21、19眼;对照组20例23眼中,治愈20、16、11眼。P值分别是P>0.05,P<0.01,P<0.01,2组从术后2个月开始有显著差异。结论:泪道扩张引流管置入联合中药治疗鼻泪管阻塞远期疗效优于单纯鼻泪管置入术。

    2019年06期 v.31 1156-1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痿痹消联合PK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观察

    殷超群;王正;

    目的:观察痿痹消联合PK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1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以单纯pkp术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第二天即开始口服痿痹消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一周及术后2月观察患者VAS评分、Cobb角及Oswestry功能评分,并对各项指标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并做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随机各因素(包括性另、年龄及病程等)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cobb角度数、Oswestry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术后2月,治疗组Cobb角度数分较术后1周减小,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联合口服痿痹消,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改善临床症状,并能极大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9年06期 v.31 1159-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安神通络针刺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观察

    于学平;张聪;

    目的:比较安神通络法与口服黛力新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西药组,每组30例。针刺组穴取神庭、印堂、水沟、百会、内关、神门、合谷、太冲及近部取穴,1次/d,6次/周;西药组口服黛力新,早晨及中午各1片,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采用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三个因子)量表评分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CL-90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针刺组治疗后SCL单项分(躯体化)降低幅度明显>西药组(P<0.05)。针刺组愈显率为56.67%,西药组愈显率为27.5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神通络针刺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确切,尤其在改善躯体症状方面明显优于西药黛力新。

    2019年06期 v.31 1162-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逍遥散加味联合曲安奈德球内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囊样水肿临床价值研究

    宋玫侠;王丽;黄玉婷;李上;

    目的:探讨逍遥散加味联合曲安奈德球内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囊样水肿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糖尿病黄斑囊样水肿82例,共124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球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方剂逍遥散加味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治疗疗效,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2组患者视力、黄斑厚度变化情况,并观察治疗前后视网膜循环情况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糖尿病黄斑囊样水肿的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为(85.37%),联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1、2、3个月后,2组患者视力、黄斑厚度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视力及黄斑厚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视网膜循环时间明显少于治疗前,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明显缩短;且联合组视网膜循环时间、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逍遥散加味联合曲安奈德球内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囊样水肿的的效果更佳,能有效促进患者视力恢复,提高黄斑囊性水肿吸收,同时能有效缩短视网膜循环时间、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不会对患者造成明显不适,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年06期 v.31 1166-1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临床护理

  • 中风后伴抑郁症患者中医辨证护理效果

    关慧芳;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辨证护理对中风后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符合标准的中风后伴抑郁症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在脑卒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予中医辨证护理方法,治疗8周后,对比2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及护理8周后,2组患者HAMD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但实验组患者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中风后伴抑郁症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利于疾病的预后及转归。

    2019年06期 v.31 1170-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中医整体护理在妊娠剧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何香;

    目的:探讨中医整体护理在妊娠剧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64例妊娠剧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中医整体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效果、干预前后焦虑情绪及预后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不同干预措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I、T-AI评分均有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患者相应量表评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指标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再次住院及终止妊娠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整体护理在妊娠剧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其焦虑情绪,避免再次住院,安全性高。

    2019年06期 v.31 1173-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脑深部电刺激术手术护理配合流程构建

    张学琴;王月青;李光群;孙克桂;

    总结80例帕金森病(PD)患者实施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目的:探讨手术配合要点,制定围手术期护理方案,优化传统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并对部分护理方法进行改进,旨在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化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流程,提高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行DBS手术的8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细致、缜密的手术护理配合。采取术前评估制定帕金森患者术前评估表,术中密切配合并注意患者的安全管理,时刻关注患者肢体变化,及时做出反应,术后及时的回访。结果:80例患者共植入155侧电极,5例单侧,75例双侧,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颅内血肿,经对症治疗后血肿消失,其余患者无颅内血肿、永久神经系统以及与手术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本组80例患者,术后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改善,专科护士配合,流程的优化提高了手术配合的熟练度,手术时间较前有所缩短,术者满意度提高。标准化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流程对DBS治疗PD的疗效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2019年06期 v.31 1176-1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5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综述进展

  • 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概况

    崔庆同;王平;曹艺萌;刘志阳;

    该文回顾和总结了近些年来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进展,并介绍了中医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认识。从中医辨证治疗,针灸疗法,手法治疗和中医综合治疗等方面阐述了中医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系统分析了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优势性,有效性和局限性。

    2019年06期 v.31 1179-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下载次数:6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 中国男性抑郁症中医诊治研究进展

    边小平;魏清琳;孙雪妹;罗彩凤;王正婷;银东山;王淼;

    基于传统文化对我国男性的影响,抑郁症逐渐成为我国男性工作事业、家庭和谐的隐形杀手,对它的治疗及预防应值得人们重视。西医对男性抑郁症的治疗主要以心理治疗、西药治疗、电抽搐治疗等方式为主,但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祖国传统医学对中国男性抑郁症的治疗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经济实惠等优势。该文以传统医学为理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从我国男性抑郁症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最新研究进展方面整理、归纳相关文献,并补充了中国男性抑郁症的早期预防措施。为更好的利用祖国传统医学防治中国男性抑郁症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临床实践。

    2019年06期 v.31 1183-1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下载次数:5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颈椎轴性痛中医研究进展

    罗如松;夏建龙;

    颈椎轴性痛主要表现为颈肩部酸胀、僵硬、疼痛伴有活动困难,反复发作,既可以作为颈椎疾病的基础状态,又可表现为颈椎开放手术术后并发症,中医药对颈椎轴性痛的认识源远流长,在预防、保健以及治疗上方法多种多样,效果不一,该文介绍了中医药关于颈椎轴性痛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常见诊疗技术,方便对颈椎轴性痛进行预防以及临床诊疗。

    2019年06期 v.31 1188-1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偏瘫研究进展

    刘鹏程;张珺;邓恒;

    脑卒中偏瘫的发病率在我国这个逐渐老龄化的社会中逐年增高,其严重拖累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家庭经济。而对于脑卒中偏瘫的治疗,根据不同的病人选用的治疗方法则不尽相同。有效干预可能会带来积极的效果,因此,需要医学工作者不断研究,寻求治疗脑卒中偏瘫的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国医学在治疗脑卒中偏瘫有丰富的经验,该文对中医药对该病治疗手段进行综述。

    2019年06期 v.31 1191-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下载次数:5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中医研究

    王颖;刘俊俊;李建来;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增高且西医治疗方法有限,中医在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文章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中医理论研究、中医疗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2019年06期 v.31 1194-1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下载本期数据